宋爽洁在盐湖基地调研工作。本人供图
(资料图片)
2016年底,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国率先成功开发出第一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具有密度高、容量高、电性能好、工艺简单且成本低的特点,并于2017年初,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当时开发成功时,我的心情就像高考夺魁一样激动、开心,我们团队的艰苦奋斗终于修成了正果。”作为第一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开发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宋爽洁回忆起当时成功的喜悦,依旧满脸笑容。
宋爽洁灿烂笑容的背后,是她10余年扎根开发生产一线,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坚持与付出。
2012年6月,宋爽洁研究生毕业,进入了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当时公司磷酸铁锂产线还处于调试阶段,没有达到稳定量产。宋爽洁每天跟着老师傅在生产一线了解设备、学习工艺。
“如何才能提高产品生产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是宋爽洁当时最关注的问题,她大量查阅相关资料、请教行业专家,最终识别出混料工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是磷酸铁锂生产的第一步,也是核心工序。该工序涉及到原材料投料、混料研磨等事项,层面较多、工艺复杂,该工序制备的浆料能否合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产品的质量能否合格。
因此,宋爽洁开始主动研究该工序的关键控制工艺参数,白天在生产一线研究设备参数,晚上查阅文献补充知识。“当时策划了20多个实验方案,一次次进行实验验证、数据分析,一心想要攻破这个难题。”宋爽洁通过近三个月加班加点的实验研究,最终成功识别出关键控制点,制定出了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为公司第一款产品成功下线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也为她自己日后的技术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爽洁并没有沉浸于攻破了一个技术难题的喜悦中,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紧盯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在磷酸铁锂生产过程中出现产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时,她作为项目负责人,深入生产现场,给工作人员详细讲解注意事项、产品控制的关键点,经过反复调试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先后攻克了“产品极化问题”“纳米研磨效率低”“产品在客户处调浆困难” 等等问题,为公司创造巨大效益。
繁重的工作任务、无形的工作压力、专业技术瓶颈,这些也会让宋爽洁失眠焦虑,但她从没有抱怨发牢骚、畏难而退,总是选择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工作忙碌压力大,但是每一次技术突破、产品质量提高,都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干一行,爱一行。在业余时间,宋爽洁大量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实时关注专业最新技术、学习最新知识,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大量专业技术信息,有些还写着她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感悟和在工作中实际应用的看法。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强新技能,使得宋爽洁快速成长,在获得领导及同事认可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生产经验,拥有了过硬的专业技术,也让她从一名一线技术人员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于2016年担任公司在西宁新建立的研发部部门经理。
进入新部门,有了新身份宋爽洁感到自己的责任更重了,“在一个基本都是‘90后’年轻技术人员的部门担任负责人,帮助年轻员工快速适应工作,带动大家一起学习、钻研技术、突破创新,增强凝聚力是最重要的。”宋爽洁积极进行部门建设,与公司沟通协调为研发部及时建立了实验平台;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每周组织同事进行文献汇报,交流前沿技术、学习最新知识;利用公司的技术交流平台,组织大家定期向北京同事以及专家请教学习,帮助员工共同进步。
“我们研发部已经形成了一起学习、一起研究的良好氛围,凝聚力很强,我们承担着公司级产品开发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现在是一个能吃苦、勇于创新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开发团队。”宋爽洁说。
就是这个团队,在宋爽洁的带领下,开发出了第一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宋爽洁和同事们又通过不断创新开发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为公司创造数十亿元利润,也为公司培养出30多名研发人员,团队发表《一种高容量高压密橄榄石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等10篇专利。同时,也拉动了青海盐湖碳酸锂的应用,为我省打造“千亿锂电产业基地”的目标要求以及成为国内最大的高能密度锂电池材料智能制造基地作出贡献。
五一假期结束后,宋爽洁又将到公司新的生产基地担任技术部负责人。“虽然不知道有什么新难题在等着我,但艰苦攻关、勇于创新本就是我们技术人员的职责和使命,我会继续学习、提升能力,做好碳酸铁锂的开发研究,为提升公司竞争力作出贡献,也希望能为青海建设产业‘四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己之力。”面对新的技术挑战,宋爽洁信心满满。
作者:李雪萌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标签: